掃碼下載APP
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及備考信息
《審計》高效學習法
審計,大多數考生都認為比較難,原因在于教材內容晦澀、深奧、離實際遠、沒有例題。其實審計這門學科正是具備一名執(zhí)業(yè)注冊會計師所必須掌握的一種思維方式,只要具有這種審計的思維,無論考試,還是具體的實務操作都會游刃有余。
一、通讀教材,整體感知。
審計不像其他課程一樣,學會了某一章節(jié)就會做某一個題目,在實際工作中就會發(fā)揮到一定的作用。審計在于貫穿,只看到眼前的,不從整體把握,終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主義者。無法應對考試,更無法執(zhí)業(yè)。通讀教材從基本理論,基本方法開始,所有的實務內控,主要的審計程序都要有個印象??傮w感知,需要形成一個脈絡,讓自己明白審計是做什么的,如何做,弄懂這一點可能需要大量的閱讀教材。
二、把握基本概念,夯實基本功。
審計考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職業(yè)判斷,在實際工作中更是這樣,沒有一個法條可以說這個證據可以用,那個證據不可以用,全靠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判斷。在考試中更是如此,縱觀歷年考試題,都是書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靈活應用。基本概念不懂,何談起靈活運用。
獨立性,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重要性,審計證據,審計風險,風險應對,審計抽樣,監(jiān)盤這些都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考試肯定不會考書上的概念,但是不掌握好這些概念,就像高樓沒有地基一樣。
三、貫徹風險導向觀念,快速做好審計工作。
現在的審計不是查賬,考試的重點也不是單純的會計調整分錄。審計與會計相通,但審計最終是審計,考試就要知道錯在哪,如何查,查處來如何辦的問題。
錯在哪?這個問題成為了近幾年的熱點。主要從風險評估開始,針對考試來說,把教材的“了解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六個方面全部的掌握就行了。切不可認為都是書上的條條框框,考試不會考的,如果是那樣就沒有什么地方可以考了。6個方面,全部掌握,全面理解,尤其是被審計單位的內容控制的問題,做到融會貫通。
如何查?經過風險評估后發(fā)現存在重大錯報,如何辦,就要查出來,錯報的金額、錯報的性質,這樣才能要求被審計單位進行調整報表。查的方法具體有8中,所謂的觀察、檢查、分析、函證、重新執(zhí)行、重新計算等等。如何查還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兩種重要的方法,也就是上述8中方法的靈活結合。這是個真本事,需要項目經理進行設計。針對考試,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范圍的具體要求,一定要一口就能說出。否者,考試就會出現五十多分的現象。
查出來如何辦?把錯報進行分類,哪個錯報是性質的錯報,哪個是數量的錯報,把不是性質的錯報進行匯總,與重要性錯報想比,進行出報告。
四、結尾工作要做好,高標準,嚴要求出具審計報告。
結尾的工作就是期初余額,期后事項,或有事項等等的問題。驗資、內控審核、審閱也是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的重要內容。
總結:審計的讀書與做題的關系
可以用10:1的比例對待,如果做題用10個小時,看書至少看100個小時。審計的書難懂,越難懂的教材考試可變性愈小,都是書上的小案例。大多數考生都認為看了兩遍書,怎么做題還是不理想,大題就無從下手。萬事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書讀百變,其意自現,這是從理解的角度說的。審計固然理解重要,然而審計有65分白紙寫黑字的題目,心知肚明不行,要寫到卷面上才有效。不妨在讀書的時候手里拿只筆,認為重要的句子就摘抄下來,這樣可以鍛煉自己的手感,免得提筆忘字。
審計,考的都是基本的理論,咋一看,大題我都會,就是寫不上來,心里也知道。這可能是眼高手低的問題吧,不妨做做歷年試題中的大題。
如果問審計看多少遍可以的話,引用一位網友的話,“從10月份一直看,到考試看了20遍。如果問重點的東西我抄了幾遍,可能有5-8遍吧。”
編輯推薦: ·免費視頻:網校老師陳立文注會2009考試總結及2010考試展望 ·注會備考指導:21天輕松養(yǎng)成學習好習慣 |
|
轉載請注明·源自正保會計網校
責任編輯:暖陽
上一篇:注會《審計》詢證函的設計
Copyright © 2000 - 8riaszl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