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8年10月31日財政部會計事務管理司成立會計準則組,并召開會計準則組第一次會議,研究制定會計準則的有關準備工作。
2、1989年1月6-12日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本理論與會計準則研究組在上海召開會計準則專題理論研討會,會議就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的關系、會計準則的內部結構、研究會計準則的思路及發(fā)布機構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3、1989年3月8日會計事務管理司會計準則組發(fā)布《關于擬定中國會計準則的初步設想(討論稿)》和《關于擬定我國會計準則需要研究討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征求意見稿)》。
4、1989年3月下旬至6月初會計準則組赴上海、浙江、廣東、江西等地邀請有關部門、單位的專家教授、會計工作者,就《關于擬定中國會計準則的初步設想(討論稿)》和《關于擬定我國會計準則需要研究討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征求意見稿)》進行座談討論,廣泛征求意見。同時,會計事務管理司向財政部領導報送《關于制定我國會計準則問題的調查報告》,部領導先后在報告上批示。
5、1989年10月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批準會計準則組研究課題《中國會計核算規(guī)范體系研究》,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
6、1989年11月國家科委軟科學基金批準會計準則組《中國會計準則問題研究》課題,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同時,會計準則組開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并提交內部討論。
7、1990年4月會計準則組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
8、1990年5月在海口市召開了沿海六省市會計準則研討會,主要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進行討論。
9、1990年9月會計事務管理司組團,一行五人赴英國考察會計準則情況。
10、1990年7月至8月,會計準則組成員赴天津、上海、廈門調查,邀請有關院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專家教授和會計實務工作者,對提綱進行討論。征求意見。
11、1990年11月1日財政部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討論稿)
12、1990年11月19-22日財政部主持召開全國會計工作會議暨全國會計工作“雙先”表彰大會。會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準則(草案)提綱》(討論稿)進行了討論。
13、1991年6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出國辦(1991)37號文,“轉發(fā)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實施〈會計法〉加強會計工作的請示的通知”。
14、1991年7月29日財政部發(fā)布《會計改革綱要(試行)》。
15、1991年11月26日財政部發(fā)布《企業(yè)會計準則第一號——基本準則(草案)》,發(fā)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征求意見。
16、1992年1月10日國務委員、財政部部長王丙乾在會計事務管理司《情況反映》“關于企業(yè)聯合經營財務會計核算問題的調查”上作重要批示。
17、1992年2月26-28日財政部在深圳市主持召開會計準則國際研討會。與會代表有中外會計專家、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工作者。
18、1992年3月28日國務委員、財政部部長王丙乾在會計事務管理司關于《會計準則國際研討會總結》上批示“為適應改革的新形勢,應加快研究和制定會計準則。”
19、1992年5-6月間國務院朱副總理就發(fā)展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yè)和會計制度改革、向國際會計準則靠攏發(fā)表重要講話。
20、1992年6月1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國務委員、財政部部長王丙乾的文章《加強會計工作,促進經濟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21、1992年6月25-26日財政部在北京召開了由國務院有關部、委、局、總公司以及首鋼等在京大中型企業(yè)財務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計準則座談會。
22、1992年7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jié)目播出“中國會計制度醞釀重大改革”的新聞。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fā)表《中國會計制度醞釀重大改革》的報導。
23、1992年7月23-29日財政部召開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會議對《企業(yè)會計基本準則》進行了討論。
24、1992年7月25-8月5日財政部代表赴美國就會計準則技術援助項目與世界銀行談判,并就其規(guī)模、內容和期限達成初步意向。
25、1992年9月30日財政部正式聘請前世界銀行財務顧問莫里斯。C.莫德先生為中國會計準則技術援助項目特別咨詢專家,負責就會計準則技術援助項目的計劃、實施和監(jiān)督及會計準則起草提供咨詢。
26、1992年10月6日財政部發(fā)布《關于深化會計改革,加強會計工作,促進經濟更快、更好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制定會計準則,改革會計核算制度是當前會計改革必須集中精力抓好的三件事之一。
27、1992年1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部長劉仲黎以第5號令簽發(fā)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28、1992年12月2日財政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企業(yè)財務會計改革講座》開播。
29、1992年12月3日財政部主持召開了《<企業(yè)財務準則>、<企業(yè)會計準則>發(fā)布》新聞發(fā)布會。國內外多家新聞單位派記者參加了發(fā)布會。
30、1992年12月4日《人民日報》以《我國財務會計管理制度進行重大改革》為題、12月5日《中國財經報》以《<企業(yè)財務準則>、<企業(yè)會計準則>頒布》為題、以及其他各報分別報導了《企業(yè)會計準則》頒布的重要新聞。12月7日,《經濟日報》全文登載了《企業(yè)會計準則》。
附:美國會計準則大事記
1909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任命了一個會計師名詞委員會,試圖進行會計名詞規(guī)范化的嘗試。
1915年美國聯邦政府貿易委員會副主席提議為全國企業(yè)制定一套統一的會計制度。
1917年美國聯邦儲備局將制定的會計制度作為公報正式發(fā)表,開辟了美國統一和規(guī)范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的先例。
1933年美國國會相繼通過了證券交易法,規(guī)定所有證券上市企業(yè)都必須執(zhí)行統一的會計處理方式和程序,授權證券交易委員會制定會計準則。
193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了會計程序委員會。
1939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程序委員會開始先后發(fā)表《會計研究公報》,計51份。強調了一些會計核算概念和觀念,主要對現行會計實務中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對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的項目和分類進行了一定的選擇、建議和推薦。
1951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立了會計原則委員會接替會計程序委員會,并開始著手會計理論研究。先后發(fā)布31份《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對會計準則作出定義。
1973年由分別代表會計界、企業(yè)界、學術界、政府的七位成員組成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獨立于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成為正式的會計準則權威機構。到目前為止,已發(fā)表一百多項《財務會計準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