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是使用頻率很高的經濟術語,長期以來,在經濟學家與會計學家那里,對它的認識與理解存在頗大差異,并由此帶來不少實踐問題。正確揭示收益的經濟學內涵和會計學內涵,賦予它正確的含義與界定,在此基礎上引入全面收益理論,這是提高我國企業(yè)整體收益水平和收益質量的關鍵。
1.經濟學“眼”中的收益
經濟學家中最先提出收益概念的是亞當·斯密。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國富論》中就將收益定義為“財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蝕資本(包括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緊隨其后,許多經濟學名家進一步完善了一般收益的概念,發(fā)展了收益理論,如認識到應把收益概念從抽象認識引入到企業(yè)實踐,提出收益是補償資本之后的一種增量。給人影響深刻的是1946年,J.R.在其著作《價值與資本》中進一步明確指明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可能消費的最大金額。經濟收益觀的要點在于:對于企業(yè)而言,考察期內的收益是指期末與期初資本效用比較的差額,即如果存在正的收益,則是指在保持原始投入資本完整、維持原始資本價值的前提下,超出原始投入的部分。?怂箤κ找娴囊陨险撌觯w了一般理論經濟學家對收益認識的共同點,屬于對不分類別的“收益一般”進行的精確描述。
2.會計學“眼”中的收益
會計學對收益的界定比經濟學對收益的界定,不僅從時間上看更晚,其定義本身也更有針對性、實用性。會計人員面對繁紛復雜、變化多端的經濟環(huán)境,為避免職業(yè)判斷和估計的隨意性、片面性,如何才能既達到會計計量的可行性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在會計實踐中,人們逐漸形成并基本認同了“產出價值大于投入價值的差額就是收益”的觀點,有不少人認為這一表述表面上看與經濟學的收益觀甚為一致。然而這是從第一次從應用經濟學角度完成的“會計收益”范疇的界定,這里所謂的“收益”,具體指一定時期內企業(yè)經過交易已實現(xiàn)的收入與相關的成本、費用之間的差額。如果說該定義是對經濟學“收益”的會計學詮釋的話,此界定被認可后的很長時間,這種收益觀一直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占據著重要地位,人們一當談及收益,一般就指的是這種便于計量的“會計收益”。
3.“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比較與選擇
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即原始資本的價值不變,超過所有者投入的實際生產能力的部分形成經濟學“收益”。經濟收益的計量與資產的計價密切相關,是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凈資產現(xiàn)值的差異,它體現(xiàn)了企業(yè)的實際收益。這種認識在理論上看邏輯推理嚴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資產收益的真實狀況。但是“經濟收益”屬收益的定性范疇,實踐中收益的確認、計量的操作性卻不易解決。因為資本所有者投入的原始資本(資產)與一定時期后的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凈資產)價值的計量都是按未來預期現(xiàn)金流的折現(xiàn)來計算的。也就是說,收益是原始投入資本與期末所有者權益資本所帶來的未來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價值的差額,而未來的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具有不確定因素(現(xiàn)金流及
折現(xiàn)率的確定),且人們對未來事項的估計各不相同。在此意義上,美國學者愛德華茲和貝爾將經濟收益稱為“主觀收益”。意指經濟學上的收益雖然更加真實,但現(xiàn)階段人們的計量方法、計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滿足現(xiàn)實需要,故只能在理論上行得通。盡管如此,多年來人們仍一直孜孜以求,把是否接近經濟收益作為衡量收益確認真實的標準,尋找經濟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
會計收益是會計核算在四大假設(會計主體、會計期間、持續(xù)經營、貨幣計量)的基礎之上,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和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的原則,運用會計的專業(yè)方法,確定的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其特征為“三位一體”,即歷史成本原則、實現(xiàn)——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相對于經濟學上的收益理論來說,會計收益的應用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它更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因此,會計收益得到廣泛接受。實證研究的結果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68年,美國的鮑爾和布朗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會計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證明收益變動與股價變動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會計收益的產生和發(fā)展都離不開人們對企業(yè)收益信息的需求,隨著對會計收益計量、確認和分析的深入,人們在加深對收益理解的同時,也從另一角度認識到了會計收益所存在的缺陷。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金融市場一體化、資本流動全球化、企業(yè)經營活動的復雜多樣化,企業(yè)收益信息的及時獲得變得十分重要,而傳統(tǒng)的會計收益理論局限于對企業(yè)某一會計期間已經實現(xiàn)的收益進行“事后”報告,滯后于經濟事項的實際發(fā)生時間,此外,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還面臨著更多新挑戰(zhàn)。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西方國家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歷史成本收益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而會計收益是基于實際的交易和歷史成本計價方法,對于那些因價格或預測的變動而產生的價值變動,只要沒有發(fā)生實際的交易,就不予進行收益的確認和計量。這就導致企業(yè)出現(xiàn)生產耗費不能得到足額補償、收入成本的計量屬性不一致等問題。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興起和快速發(fā)展,過于保守的實現(xiàn)原則不利于對經營業(yè)績進行評價和資產風險的足夠認識,歷史成本模式又無法體現(xiàn)資產的本質屬性。再次,企業(yè)經營活動日趨多樣復雜,高科技日新月異,使得企業(yè)的專有技術、專用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的確認和計量拘于“三位一體”原則而無法入賬。再者,盡管會計收益強調謹慎原則,但會計收益的計算仍然有一定的主觀操作空間。在當今全社會的誠信意識有待加強時,人為操縱利潤的事件屢見不鮮。種種現(xiàn)實弊端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理論。
4.全面收益理論——一種全新的收益觀
鑒于會計收益理論存在的缺陷,人們從決策有用觀出發(fā),當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發(fā)生矛盾時,寧愿“犧牲一點可驗證性而增加相關性”。學術界在不損害可靠性的前提下,突破了歷史成本原則,實現(xiàn)——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試圖形成一種新的收益理論。1961年愛德華茲和貝爾在其著作《企業(yè)收益理論與計量方法》中肯定了經濟收益的理論價值,即企業(yè)收益應當理解為一定時期內該企業(yè)資本凈值的增值,但因它不能被客觀計量而無法用于實際計量中。同時,他們將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相結合,提出了“企業(yè)收益”的概念。隨后,于1980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正式提出了“全面收益”這一新概念,并將其定義為:企業(yè)在報告期內,除與所有者之間的交易以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導致的凈資產的變動。這一定義對傳統(tǒng)的會計收益概念進行了重大修正,與傳統(tǒng)的會計收益相比,有以下不同:
。1)全面收益涵蓋的內容更廣泛,不僅包括了傳統(tǒng)的會計收益——凈收益部分,而且包括其他全面收益。也就是說不僅計量構成其主要來源的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導致的損益及其已經實現(xiàn)的持產損益,而且也計量傳統(tǒng)會計收益難以處理和反映的物價變動或其他一些外在環(huán)境事件所引起的已確認而未實現(xiàn)的損益,從而能夠全面反映在報告期內產生(而不是實現(xiàn))的凈資產的全部變動。1997年6月,F(xiàn)ASB在第130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報告全面收益》(FAS130)列舉的其他全面收益項目包括:外幣折算調整項目(currencv translation adjustments)、最低退休金負債調整(minimum pension liability adjustments)、可銷售證券上的利得和損失(unrealized gains/losses on securities)。
。2)采用資產——負債觀代替?zhèn)鹘y(tǒng)的收入——費用觀來確認收益。在資產——負債觀下,收益的確定處于從屬地位,即收益的計量取決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把企業(yè)一定期間內凈資產變動作為收益確定的前提。
(3)突破了傳統(tǒng)會計計量上“三位一體”的限制(不以歷史成本作為僅有的計量屬性,即:與收入、利得相應的資產負債采用現(xiàn)價計量,與費用、損失相應的資產耗費或價值變動既可采用歷史成本,也可采用現(xiàn)價法計量),解決了當前會計計量和報告中存在的一些難題,從而為今后確認和計量更多的可實現(xiàn)利得(特別是與衍生金融工具有關的業(yè)務所產生的利得與損失)開辟了道路。1998年6月美國FASB又發(fā)布了FASl33《衍生金融工具和避險活動會計》準則,要求計量符合資產和負債定義的
金融資產和
金融負債,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并應在當期損益或其他全面收益中確認有關用來避險的衍生工具上的公允價值變化或現(xiàn)金流量的變化,包括對預期的以外幣標價的交易進行避險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或損失。
。4)全面收益的提出,增加“收益”這一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及時性和真實性。收益使企業(yè)創(chuàng)造未來現(xiàn)金流的能力,全面收益包含了當期已確認而未實現(xiàn)但近期可實現(xiàn)的利得和損失,因此更能使人們準確、及時預測“所有”未來現(xiàn)金流,增強了“收益”信息的相關性。
(5)全面確認、計量收益,增強了“收益”信息的透明度,減少了企業(yè)管理當局進行盈余管理、利潤操縱的空間,保證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
全面收益理論的形成,一方面代表著會計收益理論與經濟收益理論的融合,使人們在處理新問題時有了新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促進了人們對收益質量問題的研究與深入,我們經常談到的賬面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yè)實際經濟收益(真實收益),對外公告的會計收益與實際經濟收益差異有多大,會計收益的確認和計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們主觀意愿和利益驅動的影響等,可以預期:有關收益質量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面收益理論的成熟以及應用。因而,我們認為提出全面收益觀的形成與理論的逐步成熟,不僅是收益理論深化的標志,它對我國經濟具有更為重要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