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在現代股份有限公司中各種管理盈余的手段被廣泛采用,成為公司財務管理的重要方式。盈余管理只能在會計準則或制度的范圍內進行,不能超越會計準則及制度的規(guī)定,恰當的盈余管理可為公司贏得理財和經營活動的彈性空間。
關鍵詞:盈余管理;動機;強化管理
一、產生盈余管理的動機
盈余管理產生的條件是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在制定相應的會計規(guī)范時都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得公司可適當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會計政策,進行會計處理,這便使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調節(jié)利潤成為可能。從公司利益關系人的角度上看,盈余管理動機有籌資動機、管理回報動機、避稅動機和公司形象動機等。
1.籌資動機
由于籌資資格涉及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籌資動機的盈余管理問題表現得最明顯?;I資動機可以進一步分為上市動機、配股增發(fā)動機和規(guī)避退市動機。
?。?)上市動機?!豆痉ā穼旧鲜杏兄鴩栏竦囊?guī)定,必須在近三年內連續(xù)盈利,才能申請上市。事實表明有些公司為達到目的,公司便采用盈余管理,調整利潤進行包裝,粉飾公司股份發(fā)行前的財務報告以達具備上市資格之目的。
?。?)配股增發(fā)動機。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為了從資本市場再次獲得資金,獲得便捷融資渠道,尤其在其連續(xù)三年未能實現配股融資時,往往具有強烈的盈余管理動機。為此上市公司積極利用盈余管理調整凈資產收益率。另外上市公司要增發(fā)新股也有相應標準。由于上市公司增發(fā)新股的定價由承銷商與發(fā)行公司協(xié)商,這也會導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規(guī)避退市動機?!豆痉ā芬?guī)定,最近三年連續(xù)虧損的上市公司應暫停其股票上市。許多公司報表顯示:上市公司首次出現虧損明顯顯示為非正常調減盈余,而在扭虧為盈的年度,卻存在調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為。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避免出現連續(xù)三年虧損而受到退市的處罰。
2.管理回報動機
現在已有許多公司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高額獎金或認股權證,以激勵其努力工作創(chuàng)造業(yè)績,實現公司目標。有的管理層為貪圖巨額報酬,并為保住職位或升遷,希望通過管理而使公司的盈利能趨于預定的管理目標;又由于在合理范圍內的盈余管理可以減少公司的經營風險,從而使自己的管理業(yè)績和管理得到認可,為此,便萌發(fā)了采用盈余管理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動機。
3.避稅動機
公司通過盈余管理可以調節(jié)收益的實現,以此幫助公司在法規(guī)的約束下有效避稅。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稅法體系還不十分完善,稅收優(yōu)惠政策頗多,如我國公司所得稅實行33%的比例稅率,同時又規(guī)定一些諸如高新技術公司的所得稅優(yōu)惠政策。
4.樹立公司形象動機
由于公司股價的穩(wěn)定和上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的形象,因而管理者總希望通過盈余管理向資本市場傳遞穩(wěn)定的收益數字,以支持公司股價的穩(wěn)定和上揚。然而事實表明,一旦公司所報告的季度盈利低于財務分析師的預測,就會引發(fā)股價的大幅下跌。因此,公司管理層便認定市場看重收益數字,遂常根據收益數字來作出反應。
二、盈余管理的方式
由于盈余管理以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為前提條件,所以手段的應用是在會計法律法規(guī)和準則的范圍內進行的。主要表現為對會計核算上需要估計的項目進行調整,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折舊、費用資本化、成本分攤和存貨計價等,以投資收益核算的會計方法選擇來達到修正公司盈余的目的。另外,地方政府所給予的補貼收入也成為一些公司的調節(jié)盈余的一種手段。
1.利用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公司為優(yōu)化資產結構、完成產業(yè)調整、實現戰(zhàn)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或股權轉讓行為。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可以分為股份轉讓、資產置換、對外收購兼并、對外轉讓資產等。
重組可以迅速盈利,因為它們產生的收益要大于公司的融資成本,故一些上市公司能夠很快實現扭虧為盈或利潤大增,其收益增長中的很大一部分就來源于大量的收購活動。同時有些公司為了保證未來盈利水平也采取資產重組。在實踐中,有些公司在重組過程中夸大重組費用,以隱瞞利潤。而當重組公司未來盈利不足時,這些虛列的費用即隱瞞的利潤,就會變成重組公司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在兼并時確認一大筆研究開發(fā)費用,或預提大量經營費用,形成巨額準備,在適當的時候就可以調節(jié)利潤。通過深入分析這些資產重組手段不難發(fā)現,這些經濟行為的實質在于將公司外部巨額利潤注入公司內部,以及將虧損輸出公司,以實現利潤轉移。
2.利用關聯(lián)交易
關聯(lián)交易是指在關聯(lián)方之間發(fā)生的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如關聯(lián)方之間的購銷業(yè)務、代理和租賃等。上市公司利用關聯(lián)交易進行的盈余管理主要有關聯(lián)購銷、資產重組(這里專指關聯(lián)方之間的資產重組)、托管經營、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資金占用費、費用轉移等。通過資產的關聯(lián)交易實施盈余管理,這樣的收益不具有持續(xù)性,多數是一次性利得。
利用關聯(lián)交易進行盈余管理,其實質是通過合法不合理的方式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就是將關聯(lián)交易產生的利潤向上市公司轉移,而虧損則轉出上市公司。通過關聯(lián)交易產生的利潤多反映在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等一些項目中。另外,關聯(lián)公司之間的資產重組是盈余管理的一種重要途徑,但非實質性重組很難帶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良性轉變。
3.利用資產減值準備
根據謹慎性原則,公司應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方式,來確保相關資產的安全。依據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應提取壞賬準備等八項。由于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短期投資、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等金額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這一規(guī)定給上市公司的盈余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給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調整利潤的機會,公司可在業(yè)績良好時多計提準備,在業(yè)績不佳時少計提準備,以調節(jié)利潤。實踐表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無疑成為可調整利潤的方案。有些公司在報告虧損年度將虧損做大,旨在“輕裝上陣”,以便在以后年度扭虧為盈。
4.利用虛擬資產和股權投資
權責發(fā)生制是會計上用來確定損益的基本方法。采用該原則的一個必然結果是虛擬資產的產生,即實際已發(fā)生的費用或損失暫時掛賬,列為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損失等科目。作為一項資產,應該能為公司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但恰恰相反,這些虛擬資產帶來的是未來的損失,而不是利潤。進而言之,公司可以將目前的已發(fā)生損失計入虛擬資產,然后通過分期攤銷的方式調節(jié)利潤。
上市公司通過處置虧損的長期投資(即子公司股權),不僅可避免按權益法要求,在合并會計報表中核算其虧損額,同時又可利用轉讓價格調節(jié)利潤,如通過溢價轉讓帶來投資收益。
5.利用時間差和政策變更
所謂利用時間差,就是在收入的確認時間上做文章,如為了虛增利潤,在銷售完成之前、貨物起運之前,或在客戶還有權取消定貨或推遲購貨之前,就確認收入;當為了少計利潤時就做相反的操作。
一些會計政策的變更,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確定等,與公司當期的會計盈余,甚至未來期間的收益密切相關。因此,公司通過會計政策的變更可實現盈余管理。對于上市公司,由于固定資產金額相當大,因此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年限的確定、停止計提折舊的時間等,都直接影響到公司當期以及未來期間的利潤。
三、防范不當的盈余管理
要防范不當的盈余管理,首先必須認清有關盈余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問題,既有合法的調節(jié)(表明公司財務管理技術的高超),也有非法的調節(jié)(它是公司管理當局的一種欺詐行為),后者是國家法律和法規(guī)所不允許的。其次要了解盈余管理運用的手段以及導致的后果。盈余管理是在會計法律法規(guī)和準則的范圍內進行的,主要是對會計核算上需要估計的項目進行調整。而利潤操縱的有些手段貌似合乎會計準則和行業(yè)會計制度的要求,但是突破了一定的限度,成為不合法的操縱行為。管理當局利用信息不對稱,采取欺詐手段不合法地調整公司的盈余,實現不當獲利的人僅是公司的管理者,而大多數股東和其他信息使用人則成為受害人。因此相關部門應著重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其一,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斷加強審計監(jiān)控,即對我國《公司法》、《證券法》等法規(guī)規(guī)定所涉及的相關條款加以補充和完善。至于審計監(jiān)控問題,應看到,現有的相關審計準則未能有效反映欺詐風險變化的環(huán)境,注冊會計師要改進審計方法以防范和糾正公司的不當盈余管理,必須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許以追求效率而忽視效果的審計方法取代完整的審計程序;要加強質量監(jiān)管,實行準入和退出機制,通過質量監(jiān)控和對事務所、注冊會計師證券許可證的年檢,剔除不符合有關規(guī)定的事務所。借鑒美國公眾監(jiān)督委員會針對盈余管理存在的問題,建議審計準則委員會制定更有力且明確的審計準則,并要求注冊會計師借用“法庭審計”方法、實施回顧性的審計程序等,以加強質量監(jiān)管,形成退出機制。
其二,不斷加大監(jiān)管力度。監(jiān)管機構應加強正確引導,使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建立起公允、合法、一貫堅持會計盈余報告的理念,同時,監(jiān)管部門也應當加強對這些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監(jiān)督,將那些重組過程中預提費用、進行巨額沖銷的公司,列入重點核查范圍。發(fā)現問題應進行嚴厲的處理,加大懲罰力度。還可進行補充再次審計,證監(jiān)機構有權另外聘請獨立的審計師對上市公司進行抽樣、增補再審計或重點補充再次審計。審計費用經證監(jiān)會由上市公司及有不當行為的審計師等來承擔。在公司的內部,相應建立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使公司內部各部門分工明確,相互制約,從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和減輕公司運作的不當,也可幫助發(fā)現和預防可能的財務舞弊案。
其三,不斷完善公司會計準則。不當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會計準則的理解不準,或故意曲解以及執(zhí)行不力所造成的,因此,應當盡量減少會計準則中的模糊性語言和概念,并加強對執(zhí)行情況的檢查。如制定比較合理、規(guī)范、嚴格的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準則時,應當更加明確地規(guī)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沖回時間,有利于提高不同公司之間的可比性和同一公司不同時點的一貫性,以降低公司管理層在資產減值時間分布上和空間上的操縱性。此外,有必要要求公司對大額的減值準備進行較詳細的信息披露,對于資產減值準備沖回的,應特別披露其變化的原因和影響,以提高披露信息的有用性;盡量減少會計準則中可供選擇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以縮小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范圍。會計準則應對不同行業(yè)的共同業(yè)務做出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對不同行業(yè)或不同規(guī)模的公司所特有的業(yè)務做出分類的規(guī)定,使某一公司只能適用于其中的一類情況。
總之,恰當的盈余管理行為可為公司贏得理財和經營活動的彈性空間,而國外諸如通用等許多優(yōu)秀的公司也都有明顯的從事盈余管理的證據。關鍵是要防范不當的盈余管理。
參考文獻:
[1]朱紅軍、儲明宏。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識別[J].上市公司,2000,(7)。
[2]賈劍鋒、李淑花、闞亞利。盈余管理與利潤操縱的差異[J].財會月刊,2001,(4)。
[3]陳致平。公司盈余管理動因分析[N].中國財經報,2001-10-11.
上一篇: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下一篇: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法律責任研究
Copyright © 2000 - 8riaszl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