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進行股份制改造,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增值部分扣除未來應繳所得稅后的差額記入“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待以后計提折舊時,按規(guī)定程序轉增資本。如果企業(yè)按評估后的賬面價值計提折舊,可按據實逐年調整法或綜合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例]2001年11月某企業(yè)進行股份制改造,經評估確認固定資產凈增值100000元(凈殘值率為5%),該企業(yè)將增值部分用綜合調整法,按10年平均分攤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會計處理如下:
資產評估時:
借:固定資產 100000
貸:遞延稅款(100000×33%) 33000
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 67000
每年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等 9500
貸:累計折舊 9500
每年結轉遞延稅款、資本公積:
借:遞延稅款 33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00
借:資本公積——資產評估增值準備 67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 6700
四、減值準備稅務處理
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在符合一定條件時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已部分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按計提減值準備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基礎在以后預計的年限計提折舊,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不再計提折舊。但現行稅法只允許企業(yè)按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的5‰內提取的壞賬準備在稅前扣除,超過該比例以及其他7項減值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委托貸款減值準備)一律不得在稅前扣除。
[例]某公司2001年6月購入一臺設備,成本2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10年,不考慮凈殘值)。2001年12月31日,提取減值準備19000元。2003年1月將該臺設備出售,取得收入17680元(含稅)。
購入設備時:
借:固定資產——××設備 2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
該企業(yè)7—12月份計提折舊10000元,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 10000
貸:累計折舊 10000
2001年12月31日,提取減值準備19000元
借:營業(yè)外支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900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9000
應納稅調整額為3300(19000×33%)
借:遞延稅款 627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6270
2002年提取折舊(200000-10000-19000)÷9.5=18000
借:制造費用 18000
貸:累計折舊 18000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660
貸:遞延稅款 660
稅法不考慮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影響,應按固定資產的歷史成本確定當年可扣除的折舊額20000元,而不是會計確任的折舊額18000元,故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00元。
2003年1月出售時:
借:累計折舊 2800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9000
固定資產清理 153000
貸:固定資產 200000
借:銀行存款 1768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734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20400
貸:營業(yè)外收入——處理固定資產收益 20400
雖然會計上確認該設備的處置收益為20400元,但實際為1400元(處置收入173400-處置成本172000)。從稅法的角度,計稅收入為173400元,計稅成本為170000(200000-10000-20000),處置收益為3400.故在申報2003年的所得稅時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2000元(3400-1400),同時由于處置設備而轉銷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9000元,合計調減應納稅所得額17000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5610
貸:遞延稅款 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