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往來交易。
內部往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總部對分支機構的投資,主要發(fā)生在分支機構成立時;二是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商品轉移,主要發(fā)生在分支機構成立后。內部往來是分支機構的一個特殊問題。
總部對分支機構的投資,形成分支機構的凈資產,對此,總部與分支機構賬上都須加以記錄。在總部賬上,記錄在“分支機構往來”賬上,反映總部投資于分支機構的凈資產的價值。在分支機構賬上,記錄在“總部往來”賬上,反映總部對分支機構凈資產的權益的價值。因此,“總部往來”與“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是一對相對賬戶,它們所記載的內容完全相同,都代表分支機構的凈資產。而且這種相互對應關系是持續(xù)的,只要總部“分支機構往來”賬戶發(fā)生增減變化。分支機構“總部往來”賬戶也以相等的金額發(fā)生增減變化?偛抠~上“分支機構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賬上“總部往來”賬戶是一對相對賬戶。從理論上說,這對相對賬戶的余額應隨時相等。但在實務上,它們的余額卻通常不等。造成不等的原因,除了發(fā)生記賬差錯,即總部與分支機構的往來業(yè)務,一方賬中出現(xiàn)漏記、重記或錯記等情況之外,就是未達賬項,即總部與分支機構的往來業(yè)務,由于憑證傳遞原因,一方已入賬,而另一方尚未入賬的情況。未達賬項可以分為總部已入賬而分支機構未入賬以及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未入賬兩個情況?偛恳讶胭~而分支機構未入賬的情況,如總部在將現(xiàn)金或商品撥交分支機構時當即入賬,而分支機構要等到收到現(xiàn)金或商品時才入賬等。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情況,如總部委托分支機構收款,分支機構已收妥,開出貨款通知單時即入賬,而總部要等到收到貨款通知單時再入賬等?偛颗c分支機構往來業(yè)務,如果發(fā)生差錯,應當立即更正。如果有未達賬項,在會計期內并無什么問題,因為未達賬項過些時日會自動成為已達賬項而入賬。但在會計期末,由于需要編制聯(lián)合會計報表,總部賬上的“分支機構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往來”賬戶必須余額相等,才能相互抵消。因此,就要對這對相對賬戶進行調節(jié)。相對賬戶的調節(jié)可以通過編制“總部與分支機構相對賬戶調節(jié)表”進行。該表從調節(jié)前余額開始,對于總部已入賬而分支機構尚未入賬的項目,在“總部往來”賬戶下調節(jié)?偛恳讶胭~而分支機構尚未入賬的貸項調加,借項調減。對于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項目,在“分支機構往來”賬戶下調節(jié),分支機構已入賬而總部尚未入賬的借項調加,貸項調減。調節(jié)后,“總部往來”賬戶與“分支機構往來”賬戶余額應該相等。
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商品轉移,只是企業(yè)內部商品的轉移,因而不能作為銷售處理。但總部與分支機構又是兩個不同的會計個體,所以雙方又都須加以記錄。在總部賬上,記錄在“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上,對應賬戶分“分支機構往來”賬戶;在分支機構賬上,記錄在“總部運來商品”賬上,對應賬戶為“總部往來”賬戶。雙方記錄的金額取決于總部轉移給分支機構商品是按成本作價,還是按成本加成作價或按零售價格作價。如果按成本作價,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運來商品”賬戶,以及總部賬上的“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均按商品成本數記錄!翱偛客鶃怼迸c“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也均按商品成本數記錄。如果按成本加成數或按零售價格作價,分支機構賬上的“總部運來商品”賬戶按作價數記錄,而總部賬上的“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則按成本數記錄,作價數與成本數的差額,通過設置“存貨加價”或“未實現(xiàn)利潤”賬戶單獨記錄!翱偛客鶃怼迸c“分支機構往來”兩個賬戶均按作價數記錄!翱偛窟\來商品”與“運交分支機構商品”及“存貨加價”三個賬戶又是一對相對賬戶!翱偛窟\來商品”賬戶記錄的數額,等于“運交分支機構商品”賬戶記錄的數額,加上“存貨加價”賬戶記錄的數額。
總部與分支機構之間的內部往來交易,在編制聯(lián)合會計報表時應當全部抵消。相對賬戶的余額應全部抵消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