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貨風暴未現
CEPA自2004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根據有關協議,將有千余種香港商品零關稅進入內地。然而已經整整走過500天的CEPA并沒有帶來人們預想中的港貨風暴。人們原以為一進入2004年就能看到鋪天蓋地、物美價廉的香港原產商品,可是眼下大多數市民仍然在“抽象”地感受著CEPA,女性消費者所期待的香港服飾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CEPA是《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英文縮寫,CEPA實施以來已公布了兩期1000多種貨物零關稅名單,其中第一批 273種,第二批713種,商品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金銀首飾、醫(yī)藥制品、化學物品、機電產品、電子及電器產品、鐘表、紙制品等,今年元旦新增的第二批商品名單幾乎涵蓋了香港能夠生產的各類商品。
記者了解到,CEPA實施以來,北京只有一家香港獨資零售企業(yè),這間名叫“歐西亞”的店位于國貿商城,產品主要涉及自己開發(fā)的健康體育和運動系列,如計步器、運動手表、MP3、學習機等。北京市商務局新聞發(fā)言人閻立剛曾經表示,北京市政府沒有指定CEPA商場,只要在北京注冊的、合法經營的、地處繁華商業(yè)街區(qū)的零售商店都可以根據企業(yè)自身的需求,經營零關稅專賣店或專賣區(qū),可以通過品牌代理商、經銷商、專業(yè)批發(fā)商、進出口企業(yè)或有進出口經營權的零售商自營進口香港零關稅商品。記者走訪了北京的幾家大商場,詢問是否有CEPA后過來的香港產品,對方都表示,香港的商品有,而且CEPA以前就有,現在的商品價格和以前沒有太大的變化,即使變化了也是市場調節(jié)的結果。
眼前的情況應該說和人們想像中的景象相去甚遠,以至于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很多消費者都表示“根本就沒有感覺到CEPA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在恒基中心擔任文員的周小姐曾在廣州生活過幾年,她告訴記者,在廣州“港版”的服裝、飾品深受年輕女士的喜愛,經營這類商品的店鋪的生意都十分紅火,CEPA 實施的消息曾經令她興奮不已,現在卻有些失望,她告訴記者,她想像中的既免稅又時尚的香港服裝專賣店一直都沒有出現。她說:“我相信這絕對不是我個人的感受,很多年輕人都在期待香港的服飾能盡快低價進京!
四大原因掣肘CEPA實施
CEPA未見火爆,專家分析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部分相關企業(yè)對CEPA的了解不深,一些進口商或是不清楚CEPA商品的種類,或是不知道如何申請優(yōu)惠原產地證明,所以參與熱情不是很高;二是即使零關稅商品還需依法征收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因此大部分香港制造的產品價格仍高于內地產品;三是第一批零關稅產品的范圍存在局限性,與百姓的生活關系不夠密切,而第二批商品進京還需要時間;四是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些進口商在香港申辦原產地證時,由于混淆了進境地海關和指運地海關,而將應發(fā)到指運地海關的電子數據發(fā)到了進境地海關。在CEPA實施之初,北京市商務局有關領導就曾指出,由于港貨要有 CEPA原產地證明、通關手續(xù)等要受時間限制,消費者親身感受到CEPA帶來的影響還有一段時間。
除了手續(xù)、程序的限制,“香港制造”的條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港貨進京的腳步,F在很多香港服裝品牌加工廠設在廣東或者深圳,這樣就不能算純粹的香港制造,因此無法享受零關稅的優(yōu)惠政策。當然,內地的市場對精明的香港商人來說具有足夠的吸引力,很多廠家都準備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在4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慕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陳思俊就表示,由于現在他們在香港的工廠比較小,集團正計劃“做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工廠”后再去做 CEPA的程序。
記者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陳女士,她從傳播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個現象。她說,由于在CEPA的前期宣傳中過于突出“港貨低價進內地”,導致人們對CEPA的心理期望值很高。事實上任何協議從實施到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影響都需要一個過程,這也就是目前CEPA所處的階段。她表示,目前消費者急切的心態(tài)恰恰表明了CEPA實施的必要性,也說明了港貨在內地是有市場的。她同時也說,如果不能及時向大眾解釋清楚CEPA“波瀾不驚”的原因,人們可能會產生失望的情緒,從而影響對CEPA的信心。
應該看到,CEPA的實施對于加強香港和內地的交流、繁榮兩地的經濟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日前表示,CEPA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正面而顯著。據悉,CEPA第一階段涵蓋的18個行業(yè)的公司僅2004年就增加在港投資達10億港元,預計今年有關款額會增加至45億港元; 2004年CEPA為香港帶來的服務收益達16億港元,預計今年會增加至38億港元。但曾俊華同時說,基于體制不同,兩地服務業(yè)的運作模式和規(guī)管制度存有一定的差異,其中以專業(yè)服務尤甚,因此港人在內地市場發(fā)展時,需要盡力加深認識內地的情況。
- 發(fā)表評論
- 我要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