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面子問題
全中國最關注小排量車的一群人,莫過于媒體。每當相關部門有風吹草動的時候,媒體總是如衛(wèi)道士般站出來,宣揚小排量的好處。像9月1日實施新汽車消費稅政策,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再一次表現(xiàn)出對小排量車未來的期待——可很遺憾,似乎消費者并無所動。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認同“中國人好面子”這個千古論斷了,面子這個東西,中國人是喜歡,但咱還不至于到“打腫臉充胖子”的程度,凡是正常思維的消費者,都會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之內“好面子”。
那么,小排量車為什么在中國賣不動?其實想想,原因可能有幾。第一,不論“限大”,還是“放小”,新的汽車消費稅政策似乎作用并不明顯。該買大排量豪華車的,并不在乎增加的那幾個小錢,而有心買小排量車的消費者,算來算去卻怎么都覺得不值:減稅后,頂多也就省個千兒八百的,這點優(yōu)惠,隨便去哪個經(jīng)銷商都能談得到,還不如買個級別高點的車型呢!
而后,消費者再這么一琢磨:油價一個價,停車費、養(yǎng)路費也都沒差,憑什么開QQ跟開Q7要交的錢一樣多?這樣一想,“好面子”的因素就冒出來了。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咨詢買車,她的理論就是這樣:“我本來打算買思域的,想著省油,但是后來一想,反正要交的停車費、過路費、養(yǎng)路費都一樣,還不如買個大氣一點的車,又不是花不起這錢!边@不,她最后買了個君越。
再者,就跟美國人說的一樣,“環(huán)保是別人家的事”,咱花得起這錢,為什么要省呢?國家既不給我補貼,又不給我獎勵,沒好處的事,咱不干!
所以,這么一看,消費者買小排量車還真沒撈到什么好處。凡是消費者,都是最講求實在的,如果僅憑一腔熱情要消費者掏自己的腰包來支持環(huán)保,恐怕還不太現(xiàn)實。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國家政策上的引導,遠比媒體大呼小吁要實際得多。假設燃油稅開征,再加上給小排量車一些實際的優(yōu)惠:如大小車的停車費不同,給予買小排量車的消費者一些費率上的優(yōu)惠,我想,消費者也樂得不考慮“面子問題”而開小排量車上路吧!
實惠最重要
購買小排量車有鼓勵政策?買小排量車有優(yōu)惠?相信這兩個問題不只是消費者感到“蒙查查”,就連筆者本身,對此也有點茫然。
其實,整個社會輿論都在鼓勵小排量車的發(fā)展,包括政府也屢被媒體報道連年出臺不少“鼓勵”政策。先來看看這些已公布的鼓勵政策,從2004年起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新《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政策》、再到《節(jié)能中長期專項規(guī)劃》和《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等文件都明確提出了相關鼓勵節(jié)能環(huán)保型小排量汽車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政策,更對之前各地的小排量限行提出了“取消一切不合理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車使用和運營的規(guī)定”。不過,怎么看都收效甚微,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些都是一個大方向的指引,并沒有落到實處,并沒讓消費者感到實惠的政策。
不信,與國外對比看看?我們的鄰國,韓國對小排量汽車從購置(汽車消費稅、車輛登記稅、車輛取得稅)到使用、保養(yǎng)都制定了優(yōu)惠政策,微型車還可以免交駕照稅,享受高速公路過路費和國營停車場停車費減半等優(yōu)惠;日本小型車的購車稅只相當于大型車的一半左右。養(yǎng)車費、保險、車檢費等等后期用車成本上,小排量車得天獨厚的優(yōu)惠措施;而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不僅對大排量車收重稅,小排量車在國內行駛時更有補貼政策,如意大利的保險費與汽車的排量大小成正比,排量越小保險費越劃算……這些讓消費者真正感到“落到實處”的優(yōu)惠政策讓不少國外消費者樂于開小車。反觀國內,涉及到使用成本方面的小排量車鼓勵政策明顯缺失。
中國消費者算賬最為精明,但是政府年年在“大方向”上做文章,卻遲遲未能出臺一些讓消費者在購買小排量車后,能享受費用打折或減免的一系列實惠好處。如此相比之下,誰舍得去放棄動力強點、看起來有面子的大排量車?
當然,政府和企業(yè)的一廂情愿,消費者也未必會買賬。轉眼看看國內小排量車的現(xiàn)狀。的確只能用“尷尬”來形容,主流排量依然集中在1.6L、1.8L和2.0L,至于1.0L左右甚至以下排量的車,除了被消費者斥為“動力不足”外,最大的莫過于“難開”二字,不少城市對1.0L以下排量的小車還有出行限制。
不知從何時起,小排量車也成為了“廉價”和“做工粗糙”的代言詞,在不少4S店經(jīng)常能聽到消費者買車時自己安慰自己:“這個排量的車,不能要求這么多。”在不少消費者的潛意識中,小排量車只是適合開“一小段”時間的代步車,長久使用未必劃算。如此一來,即使國家出臺再多鼓勵小排量車的“實惠政策”,也可能收效甚微。
誰能挽救小排量車免于發(fā)展尷尬?相信的確只有政策與企業(yè)發(fā)展并行,一方面出臺更實惠的鼓勵購買和使用政策,一方面汽車企業(yè)更應多打造精品小車,不僅讓消費者用得劃算,還要用得舒服。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從今年9月1日汽車開始實施新消費稅,似乎讓小排量(排量1.3L以下)汽車看見曙光,但“不就是兩個百分點,也就是在1000元左右。”讓持很高企望的各界人士感到失望。
盡管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多次呼吁加快小排量車的發(fā)展,但小排量車在中國發(fā)展不暢是不爭的事實。按理說,中國人多資源少(尤其是石油),居民收入水平在全世界范圍內還處于一個較低水平,中國應該是走類似歐洲、日本之類的小型車路線。事實上,中國走得更像是類似美國的大車路線,銷量最多的是A級車和B級車(排量在1.5L),而增長最快的則是大排量汽車,以小排量為主的本土品牌市場份額逐漸下降。大車舒服、有面子,這是大車在中國能熱銷的主要原因,也讓外界懷疑中國是否一步邁入了發(fā)達國家,事實上,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
即使是大車盛行的美國在高油價的沖擊下,小排量車有日漸興旺之勢,而中國在消費稅調整之后也不見其動靜!拔业能嚹敲词∮,居然還賣那么差,中國的消費者真是不懂車!痹袕S家高層這樣抱怨。
我想說的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中國消費者不買小車,而是缺乏精品小車,現(xiàn)在市面上多的是單純追求低價的小車,或是簡單的模仿,一坐進車內就聞到一股異味,不用想就是用劣質材料制造的,碰撞測試拿到的成績也在二、三顆星(雖然不一定很權威,但畢竟是一個參考),加了個ABS配置就大吹特吹。試想,國內廠家的領導可以拍拍胸口稱,他們的小排量車是非常安全、環(huán)保的?沒有,這也不能怪消費者不買賬了。
美國汽車消費風潮的改變,應該說是和油價息息相關的,但中國由于成品油價格體系尚未放開,目前油價在6~7元左右,消費者還不算很敏感,這也是小車不能走紅的原因之一!筆者也不希望油價上漲,但隨著資源的減少,油價上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當國內油價上漲到10元/升,與國際接軌時,大家可能會吃不消,轉而尋找小排量汽車,或許會迎來轉機。
小車比不上大車還有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公車,據(jù)說國內的公車保有量在300萬輛以上,不要忘了,這些公車是公款報銷,自然不心疼價格,買個大車順理成章。不僅如此,這些坐在公車里面的城市管理者還出臺了許多措施,限制小排量車的發(fā)展,說是怕造成交通堵塞,影響城市形象,反正他們又不用坐、不用開這些小排量車,管理起來又省心又省力,只要下道文就可以了。
小排量汽車的春天尚未到達,大家仍需努力。
掌舵人是關鍵
在中國,小排量車是本土汽車品牌的天下,吉利、奇瑞、力帆等都扎根于這一市場,可以說是民族的驕傲,但也可以說是小排量車的大不幸。
在干汽車之前,李書福干過什么?皮鞋、摩托車、冰箱……都是與汽車不大相關的行業(yè)。為什么做汽車?李道出了一句業(yè)界名言:“汽車無非就是四個輪子配一個方向盤,一個發(fā)動機加兩張沙發(fā)!敝两,他仍為自己的這句“名言”而自豪。
在中國,可以說,幾乎所有本土汽車的掌舵人都是李的同道中人,他們一直認為,所有的汽車零部件都可以通過全球采購獲得,需要自己動手的只有建個裝配車間。
造汽車當真這么簡單嗎?當然不是!買,永遠買不來最新的技術,買,也買不來汽車的好品質,一個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靠的不是銷量,而是質量。可惜的是,“李書福們”并未注意這點,他們沉迷于不斷地“圈地”,不斷擴大產(chǎn)能,不斷生產(chǎn)有“瑕疵”的汽車,而這些有“瑕疵”汽車恰恰都是小排量車。久而久之,“小排量”與“低檔低價”畫上了等號。
國家推出新消費稅,明顯想“抑大揚小”,但令人尷尬的是,該政策居然刺激了大排量高檔豪華車的銷售,而小排量車市場反而是冷清得不能再冷清。許多老百姓寧可咬牙買下A級、B級車,甚至去追捧C級車,也不去考慮小排量車,原因就是小排量車過于低檔。國人喜歡低價,但低價并非唯一,像QQ、奔奔、精靈、路寶,如果車廠愿意花上一些心思,提升一下車內用料,做工做得再細膩一些,即使貴上個五千元或者一萬元,也不是問題。
早在2004年,本土汽車已經(jīng)在小排量車市場站穩(wěn)腳跟,但四年過去了,本土汽車都做了些什么?它們在掌舵人的要求下,一窩蜂地往中級車市場里鉆,結果無一不是碰個頭破血流,而立足之本的小排量車卻一直在原地踏步!
2003年,TCL國產(chǎn)手機憑借低價迅速占領市場,但隨后就出現(xiàn)雪崩式滑坡,原因是競爭對手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大品牌的反擊。2008年,中國汽車仍會增長,但增長速度明顯滑落,也就是說中國汽車這塊“蛋糕”就這么大了。以往,小排量車市場合資品牌不屑于去關注,現(xiàn)在不同了,要實現(xiàn)本身的發(fā)展,就只能去搶奪對手的份額。因此,今年可能是本土汽車最后的盛宴,明年,血腥的“肉搏”將不可避免。
小排量車如何擺脫現(xiàn)在的尷尬,方法其實很簡單——要么本土品牌造出精品小車,要么讓合資品牌盡快進入這一市場。但無論前者,還是后者,本土汽車的掌舵人是關鍵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