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新聞:財會資訊財經(jīng)資訊財稅資訊審計資訊考試動態(tài):初級職稱中級職稱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

各地動態(tài):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廣西遼寧吉林山東內蒙古山西更多

首頁>會計資訊>財稅資訊> 正文

“回眸30年”財經(jīng)故事 個稅:改革中催生的改革

2008-11-24 8:37 遼寧日報 【 】【打印】【我要糾錯

    個稅:改革中催生的改革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早在1950年,當時的政務院就發(fā)布了《薪金報酬所得稅》,而那時,由于我國實行的是供給制,工資水平也很低,因此個人所得稅沒有開征。

    進入到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使得外資不斷涌入中國,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在人數(shù)增加的同時,收入也普遍較高,此外,受益于改革開放政策的一些人先富裕起來,通過稅收杠桿進行必要的收入調節(jié),也提上了議事日程。

    由此,改革開放催生了個人所得稅相關法律的出臺。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這是建國以來頒布的第一部個人所得稅法。 28年來,雖然根據(jù)時代的進步幾次進行修改,但是它對于調節(jié)個人收入水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促進對外經(jīng)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卻一直沒有改變。

    大時代     

    收入增長更要回饋社會

    改革開放帶給中國人的一項福祉,就是城鄉(xiāng)人均收入的持續(xù)提高。

    以我省為例,1980年的時候,全省城鎮(zhèn)居民平均每人年生活收入466.7元,農村居民平均每人年純收入273元,還達不到當時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而到了2005年,我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90元。特別是近兩年,國家分配制度改革、公務員調資,高收入人群的不斷擴大,為個人所得稅提供了新的征稅基礎。

    收入增長了更要回饋社會。記者了解到,個人所得稅為國家的財政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撐。 1981年,個人所得稅正式開征的時候,因為月均收入能夠達到800元起征標準的中國公民少而又少,個人所得稅幾乎全部由外籍在華高級職員繳納。因而,開征當年的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只有500萬元。

    而到了2007年年底,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yún)s達到了3185億元,比2006年增加733億元,同比增長了29.9%。記者從省地方稅務局了解到,去年,我省個人所得稅完成87.7億元,同比增加22.6億元,增長34.7%。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一項就完成57億元,同比增加14.5億元,增長34.3%。

    記者了解到,從實施個人所得稅法以來,我國個稅起征點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化。1980年9月10日通過的 《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起征點是800元。當時,能夠符合這個標準的中國公民寥寥無幾。 1987年1月1日,個稅的起征點下調到了400元。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從1994年1月1日起,起征點又調整回800元。2005年10月27日,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一下子上調了800元的幅度,調整到1600元。從今年3月1日開始,起征點又調高到2000元。

    起征點的不斷變化,正是黨和政府時刻考慮到維護中低收入者收益。這幾次修改,都適應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增長的新情況,同時也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的納稅負擔。

    起征點的變遷,也是國家根據(jù)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個人所得稅法過程的集中體現(xiàn)。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頒布實施,到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對法案進行修改,我國個人所得稅法案共進行了五次修正,實現(xiàn)著與時俱進。

    這其間,1993年10月31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布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人所得稅、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和城鄉(xiāng)個體工商業(yè)戶所得稅合并為統(tǒng)一的個人所得稅,結束了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不統(tǒng)一的局面,使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步入統(tǒng)一、規(guī)范與符合國際慣例的軌道。

    個人所得稅的變遷也在促進著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 2005年9月27日,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立法聽證會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guī)定立法聽證制度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中舉行的第一次聽證會。正是從那時起,各種聽證會便層出不窮。

    個人志     

    做個自覺納稅的現(xiàn)代公民

    這是一個時下中國很有代表性的家庭:沈陽市民楊先生一家4口人,他的父母明年即將退休,1971年出生的楊先生工作14年,1982年出生的妹妹2005年參加工作,一家四口人除女主人外,其他三人每個月都要繳納數(shù)額不等的個人所得稅。

    1994年,“70后”的楊先生參加工作。剛開始,楊先生的基本工資只有335元,加上獎金,每個月總收入也就600元左右,從工作第二年起,楊先生的工資加獎金收入開始夠800元的起征點。從那以后,楊先生就一直關注自己的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情況。這些年來,從不知道自己該交多少稅,到熟悉了應該交的稅率,楊先生隨著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僅學到了稅法知識,還在一些場合自豪地稱自己為“納稅人”。

    楊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今年6月份的一張工資條,工資和獎金加起來5000多元,個人所得稅扣繳了337元。楊先生說,他的收入剛夠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時候,他曾經(jīng)攢了一年多的工資條,慢慢明白了納稅的比率。后來,由于單位把工資按月打進銀行卡里,他對納稅的數(shù)額逐漸少了關注。不過,據(jù)他測算,由于每個月收入大致穩(wěn)定,納稅金額應該穩(wěn)定在三四百元之間。

    今年3月,國家再次調整納稅起征點,楊先生又開始計算起自己繳稅的多少來。面對記者的提問,楊先生對于稅率早已了然于胸。他說,現(xiàn)在中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5%至45%。從最低額度開始,扣除2000元基數(shù),不超過500元的繳納5%;500元至2000元的繳納10%;2000元至5000元繳納 15%;5000元至20000元繳納20%。楊先生開玩笑地說,超過2萬元的月收入,這也就跟咱普通老百姓無關了。

    楊先生的父親上世紀70年代末期參加工作,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根本夠不上征收的起點。即使到了90年代初,他父親每個月收入也只有300多元,依然不必納稅。老楊說:“一家四口人,老伴沒工作,就我一個人掙工資,300多元的收入緊緊巴巴,哪里還想到過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

    老楊真正關注起個人所得稅,是在1996年之后。當時,他的月收入已經(jīng)超過了800元,達到1000元左右。老楊回憶說,第一次繳個人所得稅好像是七八月份,他拿到工資條的時候發(fā)現(xiàn)扣稅一欄赫然顯示扣了10多元的個稅。老楊說,剛開始被扣稅的時候還比較心疼,因為那時候10元錢還能買上半條香煙。但回頭他又想,這些年自己的收入提高了不少,扣除的稅畢竟很少,從此心中釋懷。

    楊先生的妹妹 1982年出生,是個典型的“80后”。 2005年,她大學畢業(yè)后到一家金融單位工作,第一個月的工資加獎金就遠遠超過了800元的起征點。參加工作那年年底,盡管個稅起征點上調到1600元,但她的收入依然符合征收的起點。作為年輕一代,她并不關心繳稅繳了多少,只關心拿到手里的工資是多少。每個月將近3000元的收入除了交給母親幾百元,剩下的幾乎都在和朋友們逛街中消費掉。

    在中國,像老楊這樣的家庭成千上萬,他們的經(jīng)歷就是一部中國個人所得稅的發(fā)展史。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月收入跨過了800元門檻,“納稅人”的稱謂也開始深入民心。人們從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政府的稅收不僅讓大家繳納,更讓大家享受,自己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公民意識,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責任編輯:鬼谷子
相關熱詞: 個稅 改革 財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