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上班族的注稅考試心得
我是在2010-2011年這兩年里考的注冊稅務師,已經很久沒考過試了,差不多有十年了吧。2010年報了稅法一和稅法二,當時想著要是考過了就繼續(xù)考,要是沒考過,就算了。第一年看書的時候還不知道有網校呢(原諒我的孤陋寡聞吧,久不考試的人吶-_-。。。。當時很是煩惱沒有高質量的習題,很偶然的發(fā)現網校的應試指南和習題集,買了一套,覺得還真是不錯,這才認識了“中華會計網校”。
言歸正傳,說說我的體會吧。
首先說說怎么安排報考,雖然我很是敬佩一年全科通過的強人,但我覺得這畢竟是非常態(tài),對于大多數人不太適用,注稅五科:稅法一、稅法二、稅務代理實務、財務與會計、稅收相關法律。其中稅法一、稅法二、稅務代理實務放在一年考是最經濟實惠的。當時我在網校買書的時候,那位接電話的美女很詫異我沒報“稅代”,說實話,我真不知道啊!然后安慰自己:算了算了,明年就當是再溫習一次唄,腦子也沒那么壞吧。財務與會計和稅收相關法律一科是重在理解和操作、一科是重在理解記憶,時間的花費上比較互補,放在同一年考比較好。
再說說教材,對于沒考過注稅的人來說,對注稅教材有個正確的認識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很重要滴!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注稅的教材很溫柔、注稅的試題很暴力”。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吧,注稅的教材編得那真是——“差勁”啊。稅法變化快又頻繁,算是中國特色吧,這樣教材就得年年更新,2011年的教材出書比2010年差不多晚了一個月,好象是春節(jié)之后才出的吧,那些日子真是望穿秋水啊……而且教材上有時還冷不丁出來一個排版錯誤;或是法規(guī)已經更新了,例題還是老樣子;又或者關鍵的計算稅款的公式錯了。就算沒錯,那書上的例題也忒簡單了吧,更別說沒例題的章節(jié)了。但是與這些相對的,注稅的考試試題水平還是保持了一定高度的,不論是題量、計算量還是考試深度,還算是可圈可點。所以僅憑著看注稅教材想順利通過考試,我覺得是很難的!必須配備有質量的練習,而且是反復的練習!在此,請允許我隆重介紹“網校”的應試指南及相關練習,真的是很有必要買一套,當然要做完!
再說說聽課、看書與練習,其實聽課的最大成本不是金錢而是時間,每一門的課件光聽一遍花的時間就不少,所以我認為反復的聽課花費的成本太高了,個人認為聽課時間控制在一遍以內比較好。大量的時間要留給練習,因為練習有兩個作用,第一、通過單一的練習理解法規(guī)規(guī)定;第二、通過大量的、綜合的練習加強對法規(guī)的記憶,讓解題的思路變成一種習慣。
最后再說說“背”書,教材看懂了、課件聽懂了、練習做熟練了,那么請背書吧,需要背書的科目主要是“稅務代理實務”和“稅收相關法律”。稅務代理實務本來就是主觀題為主,且有簡答題,背書的內容是逃不過的。當然背的前提是“理解”,理解通透了再背才記得住,但理解不能代替背書,背書就是背書,沒什么巧。稅收相關法律教材雖然不算厚,但每頁都有要記要背的內容,且無處不可出題,所以辦法也只有一個:先理解,再背。
再啰嗦一下歷年試題,個人認為歷年試題的作用不容輕視,任何的模擬題都不能和真正的歷年試題相比,打個比方:你仔細參詳了“稅代”的歷年試題就會知道“稅代”真是一門“功夫在書外”的考試,考的內容幾乎都在稅一稅二上(有極少的涉及稅收行政法),不論是操作計算還是簡答法規(guī)都需要從稅一稅二上找答案。(我的稅代書還是嶄新的,幾乎沒看)歷年試題的作用不在于練習,而是體會出題的思路,體會哪些內容會綜合在一起考,會用什么形式考,這樣就更有把握了。
辛苦打了半天字,也不知道這篇小體會會有多少學員有興趣看,如果能給看到的人有點點的幫助就是對我的安慰了!
上一篇: 我的注會注稅之路
下一篇: 退伍軍人的中級注稅2年之路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