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chǎn)的會計核算及列報!
案例資料:
甲、乙公司同為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023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合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大型機器設備,合同約定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共計1200萬元(不含增值稅),分6期等額支付,首期款項200萬元(不含增值稅)于2023年1月1日支付,其余款項在2023年至2027年年末分期支付,付款日期為每年12月31日。
甲公司在支付款項時收到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2023年1月1日,設備運抵甲公司并開始安裝,發(fā)生運雜費和相關(guān)稅費160萬元,已用銀行存款付訖。2023年12月31日,設備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發(fā)生安裝費436000元,已用銀行存款付訖并取得專票。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用銀行存款如期支付了款項。
假定折現(xiàn)率為10%,已知(P/A,10%,5)=3.7908。
根據(jù)上述資料,我們來看一下2023年相關(guān)業(yè)務的會計處理及報表列報。
1、2023年1月1日,先計算一下未支付價款的現(xiàn)值
2000000×(P/A,10%,5)=2000000×3.7908=7581600元。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chǎn)》第八條規(guī)定:購買固定資產(chǎn)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zhì)上具有融資性質(zhì)的,固定資產(chǎn)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nèi)計入當期損益。
收到設備計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95816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2418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000
貸:長期應付款 10000000
銀行存款 2260000
支付運雜費
借:在建工程 1600000
貸:銀行存款 1600000
2、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規(guī)定,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為設備的安裝期間,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該計入固定資產(chǎn)成本。
會計處理如下:
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在建工程 (7581600×10%)75816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758160
支付安裝費
借:在建工程 4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6000
貸:銀行存款 436000
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設備款
借:長期應付款 2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60000
貸:銀行存款 2260000
結(jié)轉(zhuǎn)固定資產(chǎn)
固定資產(chǎn)=9581600+1600000+758160+400000=12339760元
借:固定資產(chǎn) 12339760
貸:在建工程 12339760
3、再分析一下2023年12月31日,長期應付款的情況
長期應付款賬面余額=10000000-2000000=8000000元
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2418400-758160=1660240元
長期應付款的賬面價值=8000000-1660240=6339760元
長期應付款列報金額=6339760-(2000000-6339760×10%)=4973736元
參考《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2014)》應用指南規(guī)定,“長期應付款”項目,應根據(jù)“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相應的“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再減去將于一年內(nèi)(含一年)到期償還數(shù)后的金額填列,即長期應付款的列報金額=(“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將于1年內(nèi)支付的金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余額-將于1年內(nèi)攤銷的金額)
因此,長期應付款在列報的時候需要扣除一年內(nèi)到期部分1366024元,這部分在“一年內(nèi)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列報。
注:長期應付款的金額折現(xiàn)時是否包含增值稅,會計準則目前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個人意見是按不含增值稅金額折現(xiàn)核算和列報。